如今的时代,发展得实在是太快,不仅出现了很多新兴产业,也有很多传统产业开始没落。在我们中国,电视的销量持续性地连年下滑,但悲哀的是,我们是自己把自己玩没了。而与之相比,美国的电视市场却异常火爆。在那个只拥有区区三亿人口的国家,一年却能卖出4000多万台电视。在这如此反差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猫腻?创新乏力,中国电视的产业发展有限曾经,中国的电视产业那可谓是风光无限,凭借着低廉的价格和过硬的质量,不仅走进国内的千家万户,还出口到世界各地,一度被誉为是“国家名片”。然而时至今日,中国的电视产业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深渊”。这主要还是因为中国电视产业在过去几十年里,除了整个市场的“大环境”比较好外,电视剧自身本身的质量也很过硬。而且为了快速地抢占市场,各家电视厂家都主打一个“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策略。只要你敢卖的高一些,那么你的市场份额就必然会被其他厂家“背刺”。所以凭借着“低价格,高质量”,中国的电视才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但是,如今的市场早已风云突变。再加上市场竞争的加剧,这种商业手法已经明显“玩不转了”。因为现在用户都已经被互联网“惯坏了”,大家都已经不再满足传统的电视剧。但与之对应的是,中国的各家电视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却表现的相当乏力,无非就是再用好点的屏幕,更大的尺寸,其他的也很难再有什么技术性的突破。根据相关数据的显示,去年整整一年,中国的电视机才卖出了三千六百多万台。要知道我们可是拥有十四亿人的庞大市场。这点销量,别说出口到国外了,就是全部由国内市场消化,也实在不够看的。连销量都如此惨淡,更别说开机率了。相比之下,美国虽然只有区区三亿多人口,从人口的数量上看,只相当于我们三四个省份,但是人家电视剧的销量却能达到四千万台,这不得不让人深思:我们的电视,到底怎么了。其实,目前国内的电视行业正面临着双重“内卷”。现在互联网已经是相当的普及,中国的电视市场虽然乘着互联网的“东风”得到了发展,但总的来看还是竞争激烈。而且这个“激烈”不仅仅是国内的电视厂商“内卷”所导致的。因为很多互联网巨头也可都看上了电视这块“蛋糕”。在这些互联网巨头里,做得最好的就是“小米”。他们的红米电视,完完全全就是靠着极高的“性价比”,对创维等传统电视厂家进行对冲。而且这些互联网巨头所产的电视,都会有很好的生态系统,这就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分走了一块,原本就所剩无几的蛋糕。而且,如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是谁也拦不住的。所以,很多品牌力更高、质量更优势的外国品牌也开始抢占中国市场。就比如国际品牌的三星、索尼等,这些企业凭借其品牌影响力和技术创新,也妥妥的在中国市场中分到了一杯羹。中国的电视企业真的是要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双重压力,中国电视产业也彻底的陷入了“大海”。但“内卷”的同时,却没有带来过多的创新和行业发展,这实在让人匪夷所思。用户VS电视现在得益于互联网的发达,很多消费者都已经“睁眼看世界”了。大家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早就不能和以往同日而语了。这种需求反映到电视产业,也就是要求中国的电视厂家也不断升级,不断的创新。但是关于这点,在前文也已经说明中国电视产业已经开始有点“力不从心”了。而且,现在的电视剧的产品定位,那可真的是相当尴尬。因为电视机的各家厂商也都清楚传统的电视机功能单一。现在民众的时间都那么宝贵,谁还有时间、有精力每天花大把的时间去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所以这些厂商都在纷纷想办法,如何才能使电视剧“智能化”。于是,各种复杂的开机程序和APP启动程序出现了。以往传统的电视剧只需要打开总开关,然后就可以挑选自己想看的频道。但现在的电视剧,用户打开总开关,才是“冒险”的第一步。很多APP都因为复杂的程序逻辑,藏得很深。对电视剧厂商来说,好像程序越复杂,自己的电视剧就越高端、越先进一样。当用户费半天劲,找到了自己想要的APP,然后APP的启动广告就开始出现了。如果用户不慎点击到,那么轻则跳转到其他页面,引导你各种“买买买”;重则偷偷在后台下载其他乱七八糟的APP,然后用户自己还不知道。当这一切都顺利通过,用户终于可以看到自己想看的电视节目时,又会发现怎么自己没有观看权限?得益于现在的版权意识,基本上用户想看的所有节目,都会有版权的限制。如果不冲会员,那么费半天劲,也只能试看五分钟。那用户开通会员总可以了吧,但没想到这些APP厂商真的太“聪明”了。开通会员后,还有内购影片在等着你。想屏蔽广告?还有专属的会员广告在等着你。这种“套娃”的模式,实在是“吃相难看”。所以,对于这些智能电视的现状,目前就是:老年人想玩,但不会玩;中年人会玩,但要养家糊口,没空玩;青年会玩,但因为还有很多电子产品在“诱惑”自己,所以都不想玩;少年是智能电机最忠实的用户,但家里人因为学业,不让玩。再加上各个app还都想从用户的手里“分一杯羹”,各种的广告和限制“满天飞”,让本就不多的开机兴趣更是削减了不少。还有就是,如今的各类电视节目都太“假”了。这种“假”不仅仅体现在各种综艺节目的“剧本”满天飞,里面的明星明明都已经是事先排练好的。已经都清楚游戏的最终结果,还要表现的不知情,要故作惊讶,表情管理还不能出现失误。只能说,这明星也不是谁都能当达到。如果以后谁再说内娱没有演技,就让她去看综艺。还有电视剧,也是实在无力吐槽。年轻一点的演员和编剧们,都脱离现实生活太久了。尤其是在演一些劳动人民的角色时,各种“逆天”的剧情和台词层出不穷。就比如前两年某小花所演的一外卖员,在电视剧里白天送着外卖,晚上却租住着上海一百多平的高层观景房。这些根本不贴合现实的电视剧和节目,实在让人代入不进去。难怪有网友吐槽:现在的电视,可能只有《动物世界》是真的了,所以中国的电视行业属于自己玩没的。国外的电视很多都是采用谷歌的系统,而众所周知谷歌的系统广告是很少的。那为什么我们的系统广告多呢?主要还是因为国内的厂商为了避开技术壁垒,只能开始各种“魔改”。但是这成本也不低,那利润从哪来?所以只能委屈消费者们开一会广告了。而且,似乎国内的电视厂家不太了解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其实很多时候,大家只是想要一款画质好、音质好、不卡、价格适中的中端电视。但是如今市面上的电视,都太极端了,要么就是电视本身很好,但是价格很高;要么就是价格低,但是电视本身存在各种各样的短板。市面上,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的终端电视少之又少。不知道这是厂家的经营策略,还是真的无法在质量和价格中做到平衡。想重振电视产业,就必须进行升级如今,各地都在促进消费,电视行业正好可以趁着这个“风口”,赶紧改变行业现状,完成发展。对于用户群体来说,目前市场上的消费主力还是中端人群。所以推出质量中等,价格“美丽”的电视就很重要。不能只盯着着那些高端人群,毕竟能花上万元去购买电视的人,还是少数。而且电视内置的APP乱象也要抓紧治理,不能再任由它们“野蛮”生长,还用户一个良好的使用体验。在电视相关产业方面也要加强管理,尤其是各种电视节目。虽然。目前的市场现状是“流量为王”,但如果电视节目和电视剧还是这样靠请几个“流量”明星来撑场子,那么受众群体还是仅限于粉丝那“一小撮”人。只有不断的推出,贴近大众生活、有质量的好剧,不要去过分注重演员本身所带来的“流量”,才能将电视的受众扩大,这样才能“盘活”整个电视行业。结语中国的电视产业的不断衰落,在让人惋惜的同时,也不得不让人反思。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创新和品质成为了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而且还要时刻注意用户的消费水平,任何的创新和发展,都不能离开民众的实际需求。希望假以时日,中国的电视产业可以再次重振辉煌。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