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9个让孩子变好的优秀法则,试试吧,总有一个适合你家孩子

时间:2025-04-05 07:20:04来源:新媒体资讯网 作者:浮生

文/兰妈谈育儿优秀是一种期待,优秀更是一种栽培就像我们常常看到的“别人家孩子”,他们学习成绩好,在生活、和各种活动中也能很好地展现自己的才华然而,这些孩子的优秀不止是他们本身的天赋异禀,有父母家长在身后的谆谆教导、还有正确的引导和栽培方法比如,以下9个让孩子变好的优秀法则,就能让孩子在不同情境中获得不同程度的成长变化:01自信法则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自信是能使人战胜困难、和自我怀疑的有效武器,而一个人最终能否取得成就,自尊和自信心是两个关键条件”举个例子:很久以前,有一个热爱医学、执着医学的女医生她热衷于钻研、每天都待在实验室刻苦学习,也期待着某一天在医学界能创造奇迹终于有一天,她意外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可对此发现,外界却充满着怀疑和否定的态度于是,在外界众人打击性的否认态度下,女医生一日比一日消极,最终失去了信心,也错过了获得荣誉、创造奇迹的机会可如果我们纵观历史上各个成功的伟人伟迹,就会发现这样的人除了天赋能力强之外,他们在任何时候都会自信地坚持自己的理论,然后在不断发现、和发展中不断突破历史性成就可见,自信从来都不是自负,而是一种可以让自己勇敢地穿梭在否认、打击和挫折中的健康认知为了让孩子拥有这种自信,那家长们也要记住一句话:你怎么看孩子,孩子就怎么看他自己是的,如果我们眼中的孩子调皮、懒惰、情绪大、还成绩差得很…在负面否认越多的情况下,孩子就会慢慢被标签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及时表扬孩子进步、优秀、和做得好的地方,表扬的秘诀也是:夸努力不夸聪明、夸过程不夸结果、夸事实不夸人品02态度法则情绪有传染性,你的坏情绪也会一直传染给身边的亲人,别不信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在公司里受了气被老板批评之后,他回到家里看到儿子在沙发上乱蹦乱跳就开始大声嚷嚷,还说了很多难听的话可儿子被臭骂一顿后,心里也窝着火,看到家里的猫在地上打滚后,又狠狠地朝猫的身上踹几脚没想到,猫也是一个急性子,被小主人踹疼之后赌气跑出门,结果跑到马路上正好碰到一辆卡车迎面驶来等到卡车司机发现猫后,就开始猛打方向、紧急避让,又由于巨大的惯性冲击,卡车不小心把路边的一个孩子撞伤了事后,当大家得知,事故的原因居然是一只猫后,都纷纷责怪野猫乱窜害人这就是心理学上有名的踢猫效应,所内涵的就是坏情绪的传染性人与人之间的坏情绪传染也是如此,通常情况下都会由高至低、由强转弱依次传递就像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父母被请到学校一顿批评,在老师那里家长不敢发火只好憋回家,而孩子这个时候就如同马路上的弱猫一样,很容易成为宣泄情绪的牺牲品所以说,态度决定家长的情绪,情绪又决定着孩子的成长效率不管什么时候,控制情绪是父母的必修课,也是孩子的提升课,告诉自己“回家前对着镜子练习微笑,把坏情绪关在门外”,也告诉孩子:“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吧,爸爸妈妈永远都是你最忠实的听众”03毅力法则坚持毅力,是这个世界上最简单、也是最有难度的事情—人人都能坚持,可未必人人都能坚持到底有一个老师,他在开学第一天就对孩子们说:“今天,我们就学会一个动作”随后,他又一边示范一边总结说:首先,我们都把自己的胳膊伸出来,尽量往前抬然后,再这样尽量往后甩就行了没想到,示范刚结束,台下的学生们纷纷哄堂大笑还有个同学甚至直接打趣道:“老师,就这个动作还用学吗?我家里3岁的弟弟都会做”听完这些,老师表情当时就变得严厉起来,他对学生们说:“别看这个动作简单,其实并不简单,不信,我们来做个实验吧,今天你们跟着我好好学会这个动作,然后今天之后,你们每一天都要把它做一百遍”结果呢,10天之后,有80%的学生还在做甩手动作,20天之后,大概有50%的学生举手等到3个月之后,当老师再问“那个连3岁小孩都会的甩手动作,还有谁在坚持做?”时,全班只有一个孩子举了手而这个孩子长大后,还成为了一名伟大的哲学家、大思想家看吧,这就是坚持毅力的作用,也只有那种面对简单动作依然坚持到底的孩子,最后才可能会创造辉煌、展现奇迹我们想要孩子变好的优秀法则也是如此,只要是决定好的事情、只要是当天订好的目标,那不管有多晚都要坚持完成这是态度,也是催促孩子需要重视时间、管理好时间的督促检查04习惯法则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确实如此,习惯本身就是一种顽固而强大的力量就像晨读晚诵这件事情,一旦形成了每日读、日日练的习惯,那孩子获得的知识储备就会一日比日坚固来说说我身边的一个高三女生吧:她的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爸爸是临时搬运工,哪里有活干、就需要赶去哪里报备,妈妈是一名居家保姆,每天需要照顾七十岁老人的衣食起居在每天各有各的学习、和工作情况下,爸爸妈妈根本没有时间陪她出去玩儿,也没有富裕的钱供她上补习班,平时甚至连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一本有利于学习的辅导书都没有也因为爸爸妈妈平日里实在是太忙的原因吧,女孩放学回家没有做好的热腾腾饭菜,她只能先跑到大伯家蹭饭吃吃饭的时间早,她就能早些回家完成作业,如果开饭的时间晚,那她就拿个凳子坐在院子里一手托着本子、另一只手握笔写字对此,大伯和大伯母时常劝她:“干嘛那么拼呀,吃完饭再写作业也不迟”可女孩却回答说“我已经习惯了,作业写不完我会不踏实”是呀,当一个孩子养成了“先写作业后踏实”的习惯后,他们就已经站在优秀的金字塔了坚持,并坚持好习惯,这才是养好孩子、改变孩子不可少的重要一步05努力法则你有多努力、获得的能量就有多大,这一点是做不得假的心理学上的懒鸟效应就是一个不错的典例:据说,在一个森林里住着两只小鸟有一只鸟特别勤奋,每天清晨一大早就飞出去锻炼飞翔、并觅食储粮而另一只鸟特别懒惰,每天就知道赖在窝里睡大觉,肚子饿了都不愿意动一下,也总是觉得:“反正那只勤奋的小鸟每天一早就出去觅食,它不会让我饿肚子的”可天不测风云,森林里突然有一天意外起火了一时之间,小动物们都着急得四处逃窜,勤奋的鸟儿每天早起练习飞翔,也凭着熟练强壮的身姿带着储粮逃离火灾可懒惰的那只鸟,因为天天睡觉、懒得不愿意觅食,导致它还没飞多远就虚弱地掉进了熊熊烈火中事实上,懒鸟效应跟成年人的生存法则毫无差别,你越勤奋、得到的东西就越多,你越懒惰、那失去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多想要把孩子养好,那努力法则同样也不可少,特别是孩子遇到挫折、和否定性打击时,我们一定要及时鼓励孩子:“别担心,你只是现在还不够优秀而已,但如果我们继续保持努力,总有一天会惊艳四座”06撒娇法则《示弱的力量》一书中曾说过:“幸福就是需要拐点弯儿”其实我们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很多时候当我们发现孩子不听话、教育的过程也太累太疲惫时,那就试着换个简单的“撒娇式”育儿吧前几天,接女儿放学的路上,遇到过一个大概三十多岁的美女只见她老远看到她那下班的老公后,开心地跑上前,然后说了句“怎么了,老婆来接你下班还不开心呀”于是,夫妻俩拉着手一起幸福地扬长而去而那一幕也确实羡慕到我了,如果同样的情景发生在兰妈、或者很多人身上,可能迎面碰到自家老公黑着脸的表情时,第一反应就是唠唠叨叨地抱怨个不停了还有一位妈妈,她和她女儿的关系一直特别和谐,也是了解过后才知道,原来她在孩子面前特别会撒娇比如,和女儿一起逛街、或者买菜时,她会撒娇说:“宝贝,这些东西好重呀,你能不能帮我拎一些呢”“哎呦,脚都走疼了,宝贝亲亲我吧,这样就有力气走路了”看得出,会撒娇的女人确实“好命”,会撒娇的妈妈也是一样而真正的撒娇不是娇气、也不是撒手不管,而是站在孩子旁边给予他们温暖和力量,然后助力孩子更好地把控自己的人生方向07示弱法则主持人金星在一档节目中分享说:“孩子太叛逆,很大程度上都是家长太强势了,如果这个时候家长能学会示弱对孩子的成长也是很有帮助的,特别是平时看起来毛毛躁躁、动不动就闹腾的孩子也会变得懂事”认识一位妈妈,她在教育孩子方面很有一套记得她儿子读初一那年,正是青春期的叛逆阶段,和三五个不良同学沉迷上了打游戏有一次,就因为回家看到他玩游戏,问了一句“作业写完没有”儿子就火冒三丈地怒吼道:“烦不烦,要你管”爸爸觉得这根本就是养了一个白眼狼,还对妈妈说气话:“别管他了,就当没生过这个混小子”可事实上,有哪个父母能做到真正不管呢对于儿子的叛逆顶嘴,妈妈虽然很着急,可她也没有把坏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反而有意无意地强调“有儿子”的好处比如,半夜加班回家看到屋里各个房间都灯火通明时,她会说“看看,有儿子就是不一样,知道妈妈怕黑,特意给我留着灯呢”其实,儿子只不过是着急和同学pk游戏忘记了关灯,可听到妈妈如此说之后,竟主动放下手机关心妈妈有没有吃饭这就是跟孩子示弱的效果,也被称为“示弱法则”当你和孩子话不投机半句多、孩子也表现得反抗叛逆时,那改变当前讲话方式就是重要一步,经常把“有儿子(有女儿)就是不一样的”的话术挂嘴边,相信再顽劣的孩子也能在自我优点酝酿中慢慢成熟、并变好08游戏法则网上经常流传一句话:“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就鸡飞狗跳”,这便是当下辅导作业的现实场景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评论区看到一位网友对此发表了不一样的看法她说:“一写作业就鸡飞狗跳,主要的原因还是家长懂得太多,当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差距太多时,总是会有意无意地去挑毛病,哪怕孩子已经很努力、做得很好了,也会看不见”“举个例子吧,同样的一道数学题,在家里我讲得口干舌燥,女儿还是不会,到了学校,老师让比她多考几分的同学讲,结果三言两句就讲懂了”而这其实就是所谓的同频共振当两个孩子的基础、和认知程度都差不多时,他们思路也比较相似清晰,两个孩子所讲的话自然也能轻易理解了想要和孩子达到如此境界的辅导效果,那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太聪明了”仔细想想,那些因为辅导作业而动不动发脾气、责骂孩子的鸡飞狗跳场面,是不是就在于家长懂太多、对孩子也要求太高呢所以,高质量的学习一定是在相对于轻松、并容易听懂的状态下产生的我们家长要做的也是尽可能地降低自己的学识水平,孩子读一年级就拿出一年级水平,跟着孩子一起每日朗读“a o e……”09底线法则有人说,孩子跟父母之间不可能做得成“好朋友,所谓的“朋友式育儿”也不过是毒鸡汤罢了,因为你想个合格又负责的家长,那就必须要对孩子严格一些,要不然孩子就很容易蹬鼻子上脸,根本就管不下来事实上,并不是严格就能管得住孩子,也不是跟孩子做朋友就是毒鸡汤,而是每一个孩子都是在试探中成长好奇、探索、还有不断试探,也是他们的成长天性有一个男孩,爸爸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留他和奶奶在家相依为命很小的时候,男孩还比较听话懂事,在学校也深受老师的喜欢可自从进入初中阶段后,男孩就经常迟到早退,每次班主任打电话给父母反应这件事时,男孩过不了几天就能看到爸爸妈妈出现在门口回家之后,爸爸妈妈耐心规劝,孩子也表示以后不会再迟到了,可等到爸爸妈妈返回去打工一段时间后,一样的情节还是会照旧上演…原来,男孩听一个同学说“我做什么事情,我爸妈都不会发脾气,他们总是能轻言细语地跟我讲话”于是,男孩为了试探爸爸妈妈爱不爱他,经常不是故意上课不进教室、就是周日在家里不肯去学校,而老师每次只要给爸爸妈妈打电话了,他就能听到爸爸妈妈说很多的话,有时候还直接请假回家陪陪他这其实就是孩子试探父母的底线,而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友谊建立之所以失败,也是因为忽略了这一点一直在不停地满足、妥协,那迟早也会因为“不能满足”而出现问题所以,不管是什么关系,底线也是持续感情的重要元素,更是彼此之间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的必备技能特别是在孩子提无理要求、或者写作业总用“等会就写”来逃避、敷衍时,我们就要明确告诉孩子:“妈妈也希望陪你多玩会,可学习是你当学生的分内责任,就像妈妈不想上班,可为了生活又不得不去上班一样,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此,当孩子明白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底线后,他们身上的戾气、和焦躁自然就会慢慢消失了那么,关于能让孩子变好的一些优秀法则,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相关内容